总之,李贽的哲学思想远绍王守仁,近承何心隐,是泰州学派的殿军。他的学术思路可以说是阳明心学风行后的产物。他痛恨道学家的虚伪,以“童心”作为真善美的标尺,以寻求自我解脱与追求自我欲望为满足,大大突出了个体自我的价值。他公然以思想“异端”者自居,其自觉的“异端”倾向,不仅表现于著作、言论,而且表现到日常行为中。他在芝佛院读书时,剃发留须,居佛堂而食肉,佛堂高悬孔子画像,以示取舍在我,不受羁绊。更为大胆的是,他讲学时收女子为徒,公开为妇女及自己的行为辩护。讲学著述之暇,他“手提一篮,醉游市上,语多癫狂”,“止于村落野庙”,处处显示出追求人格的自然和狂者的品性。因此,他对个性自由的追求,对人的私欲的肯定,以及对人伦世俗生活的憧憬,在明代中后期确乎构成了一股反叛传统的文化模式,并且透过社会思潮与民间风尚,体现在面貌各异的文化领域中。但由于他过分强调追求人格的独立,争取思想的自由以及对人的私欲的肯定,又带来了物欲恣肆、人欲横流的负面效应。与此同时,他提倡社会平等,但又不能摆脱传统意识的束缚,尤其是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很深,所以他的思想又杂有禅学的内容,不由自主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,并且具有佛道厌世和出世的思想。
相关影视:爱的共享完整在线观看